1、《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1、法律分析: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时间是2004年1月1日,该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而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济和经济补偿而提供的重要依据。只要是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当中的员工,都可以按照本条例当中的规定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该条例由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
2、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以来,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3、《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工伤保险条例》。当时如发生工伤事故,一般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因工负伤、残废待遇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甲、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应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或特约医院医治。
4、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日期是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旨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同时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自2004年1月1日起,该条例正式生效,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
1、法律分析:工伤保险条例最早是200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已经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2、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日期是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旨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同时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自2004年1月1日起,该条例正式生效,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
3、法律分析:工伤保险条例最早是200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1、自2004年1月1日起,《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替代了原有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对《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工伤保险制度。《试行办法》作为早期的尝试,于1996年10月1日起开始试行,旨在配合《劳动法》的实施,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2、新工伤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老工伤适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于新发生的工伤来讲,《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已无效了,但对《工伤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前发生的工伤依然有效。
3、原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废止时间为2007年12月21日。但是,废止之前,因为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实施,按照《立法法》的规定不再适用。
法律分析: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的时间是2004年1月1日,该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而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济和经济补偿而提供的重要依据。只要是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当中的员工,都可以按照本条例当中的规定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该条例由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
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国务院令第586号的规定,请注意最后,原文:“本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本条例实施行后本决定实施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依照本决定的规定执行。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新版《工伤保险条例》将于2004年1月1日实施。新版《工伤保险条例》共计9章83条,主要涉及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缴费标准和费率、参保条件和流程、责任与义务、伤残鉴定与评定、救助管理、监督检查与处罚等方面。
《工伤保险条例》2014年版,全称为《工伤保险条例》(2014年修订版),于2003年4月27日公布,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条例历经2010年12月20日的修订,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执行修订内容,其余部分则自2004年1月1日生效。该版条例适用于2014年。
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以来,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1、工伤有“老工伤”和“新工伤”的区别:在2005年6月30日(含)以前发生的工伤属于“老工伤”,之后发生的属“新工伤”。“老工伤”的待遇由原单位(托管单位)或主管部门负责:“新工伤”的工伤认定、工伤鉴定和各项工伤待遇等由用人单位向辖区社保经办机构申报。
2、一是扩大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二是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三是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四是提高了部分工伤待遇标准;五是减少了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项目、增加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项目等。
3、常州没有特定的工伤保险条例。在有了工伤后,根据工伤鉴定等级,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新《工伤保险条例》施行后,老条例废止情况如下: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通过《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进行了部分修改,条文有所调整,不存在新旧条例问题。